yd2333云顶电子游戏(中国)有限公司-BinG百科

学院新闻
闲话武汉天气兼及高校课堂
发布时间:2016-06-03 浏览人次:

李 建 中

这是五月的最后一天,这一天武汉经历了四季。早晨去学校上课,东湖的风还带着春寒,而湖畔的花已开始闹春。中午从人文馆出来,珞珈山骄阳似火,车坐椅触若探汤。待到傍晚时分走出游泳馆,却是天凉好个秋。入夜,打开电脑写这篇后记,窗外暴风骤雨,寒气袭人……

在武汉生活了近四十年,喜爱武汉的天气,或者说喜爱武汉天气背后的关键词:变。一个“变”字,给武汉带来多少活力和魅力。丹纳说地理环境会影响艺术创作和批评;从根本上说,地理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在武汉这个地方教书问学,时常会想到“变”,想到否极泰来、鼎故革新。“否”“泰”“鼎”“革”都是《周易》的卦,都是讲变化的。《周易大传》说“易有三义”,其实最为基本的“义”是“变易”。

在武汉的高校讲了三十多年的中国文化和文论,经常思考的关键词也是“变”或者“易”。讲台也是舞台,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,但二者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,用戏剧学的术语说,叫“第四堵墙”。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,必须“一站到底”;学生要记笔记,或者用手机拍PPT,只能动手不能动口。下课铃终于响了,教师拎包走人,学生如释重负。师生之间无暇亦无法互动或沟通,更何谈思想的交流或碰撞。

如何拆除这“第四堵墙”?上世纪九十年代,到北京人艺的小剧场看实验话剧,演员与观众零距离,无障碍交流。高校课堂需要“变”:将教师的“独角戏”变为师生同台共演的“实验剧”,将单一的“授者”主体变为“授—受”并重的双重主体。讲中国文化,请学生当一回老师,换位思考,自拟考卷;讲中国文论,师生同台辩论,为古文论的核心范畴(关键词)唇枪舌战、各擅胜场;讲《文心雕龙》,师生同题共创,用古典骈体书写当今文事,是为“青春版文心雕龙”……

到了“互联网+”时代,不仅拆除了“第四堵墙”,连实体的课堂和教室也“拆除”了。笔者主讲的《中国文化概论》,是中国大学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,“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”英文缩写)的首批课程,在iCourse(爱课程网)线上播放已有五个学期,本学期在线学员已高达五万余人。学员不仅有在校生,有毕业生,还有高中生。在实体课堂上见到一位同学,他说是看了我的MOOC才决定报考武大的(这让我很开心);不仅有内地华人,有港澳台和世界各地的华人,还有国际友人。学习的方法则更为多元: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进入MOOC课程。

面对如此庞大如此复杂的受众群体,我们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亦须通变,而这种“变”首先体现在教材的设计与编撰。作为传统人文学科,中国文化的讲授,或者是纵向的“史”的梳理,或者是横向的“论”的辨析,而我们在“史”与“论”之间(或者之外)找到新的进路:将中华元典与文化关键词相互关联,即如本书前言所说,在30部伟大著作与100个关键词的交汇融通处,阐释中国文化的起源、本原和美善之元,从而为热爱并研习中国文化的广大读者,提供经典而精粹的文本和独特而有效的路径。

在珞珈山讲课,我的习惯是走下讲台,与同学们零距离,没有“之间”。那种目光的交流,那种心灵的默契,那种在“诗而入神”后的“至矣,尽矣,蔑以加矣”,是拆除“第四堵墙”之后的最佳境界。《易》有三义,变易、简易和不易。大道至简而不易,武汉天气与高校课堂的“变易”之道,其佳境或至境是“简易”和“不易”的。

(作者为文学院教授,此文为其新著《中国文化:元典与要义》后记)

Baidu
sogou